黑龙江分社财经企业
首页财经企业
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青年“老工长”
2024年12月24日 15:51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24日电(刘德才 张旭)“姜哥,早上我浏览检测机时发现3号、7号道岔动作曲线不良,对滑床板和锁钩清扫注油前,咱们一定要用汽油清洗一下。”12月23日清晨,呼伦贝尔草原上寒风凛冽,气温低至-24℃,海拉尔铁路电务段海拉尔信号车间作业二工队工长张壮,正带着伙计姜树茂巡检设备。

  身材壮实,肤色黝黑,35岁的张壮,已经是一名成熟的“老工长”了。的确,从2019年就任工长以来,每天带着一支平均年龄比他大近15岁的队伍奔波在铁道线上,想不成熟都难。

  “我们负责检修滨洲铁道线上5个车站52组道岔、112架信号机、125个轨道区段的日常检修和施工维修作业。”2013年,张壮大学毕业,离开家乡黑龙江大庆来到了呼伦贝尔。11年的风霜雨雪,让他从一个略显青涩的大学生,成长为一个对管辖区段内铁路信号设备状态和冬季病害规律了如指掌的“带兵人”。

  滨洲铁路线穿越呼伦贝尔草原腹地,冬季漫长干冷。特别是进入冬至以后,昼夜温差达10摄氏度以上,加上中欧班列、煤炭大列等长大重载列车碾压道岔,极易造成铁路信号设备机械尺寸和电气特性发生变化。而信号设备,被称为铁路运输的“神经系统系统”,承载着指挥列车运行的重任。所以,确保转辙机、轨道电路、信号机等设备稳定运行,就是保证铁路运输安全的重中之重。

  清扫、注油、试验,冬季巡检打开道岔转辙机机盖后,这些看似简单的工作,在低温环境下却变的十分困难。为了无死角清除乌黑的油泥和铁屑,两人半跪在钢轨旁用心清理擦拭,实在够不到的地方,就干脆趴在冰冷的砟石上,精雕细琢般擦拭着这些“铁家伙”。

  “3号道岔扳动试验良好、动作曲线正常。”解决完一项设备问题,他们又投入下一项工作中。

  在轨道区段、道岔设备间穿梭,每天或走,或蹲,不断地检修着信号设备、填写着检查卡片……平均要走2万多步。对于张壮这个年轻的“老工长”来说,和工友们走的每一步,都是在拧紧确保旅客和货物列车运行安全的螺栓。

  (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