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穿针引线保安全
2024年12月16日 23:45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2月16日电(王开宇)“十车、五车、三车……减速、停车!”随着车列推进到达停车位置,一声清脆的刹车声响起。12月15日10时20分,室外温度已低至-15℃,调车线路上停满了车辆,四班一调调车长张雁鹏的身影穿梭其中,只见他一边通过对讲机下达调车指令,一边确认连结员扒乘状态,确保调车作业安全。

(张雁鹏用对讲机进行沟通)

  39岁的张雁鹏入路13年,他业务十分精湛,在历年调车职业技能竞赛中,多次获得名次。面对自己取得的成绩,他并没有安逸躺平,而是利用间休时间主动学习。他将厚厚的规章进行分解,利用碎片化时间,像海绵一样汲取知识,从而完成心中一个又一个小目标。如今的张雁鹏已经成长为佳木斯站的业务尖兵。

  张雁鹏每次上线作业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一会儿站在机车上,一会儿又“挂”在车厢侧面,有条不紊地指挥着现场调车作业。“说标准话、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交标准班”是他和工友们共勉的准则。随着车列的运行,耳边传来呼呼地风声,寒风拍打着身体。

(佳木斯站东场)

  “调车作业中,我们就是火车的眼睛,尤其是车列推进的时候,全靠我们来传递信号。”张雁鹏说道。“我们每人每天差不多要上下攀爬车梯40余次,重复钻入车档间摘接软管50余次,登高施撤防溜30余次,来回行走10多公里。”连结员单科棋说道。尽管每天都要无数次重复这样的动作,但每一次都会当作第一次来做,认真再认真,不放过一处安全隐患。

(张雁鹏(左一))站在机车上等待)

  一年的调车作业,最难熬、最难忍耐的不是调车作业的脏、累、险,而是冬季里的寒冷。入冬以来,张雁鹏和他的班组早早就准备好棉袄、棉裤、棉靴等劳动保护用品,因为无论气温有多低,都需要一直在外面不间断作业,特别是凌晨时分,气温达到了最低点,风雪打在身上,才能真正感受到寒风刺骨。

(被水浸湿的棉手套)

  “驼峰区长,9道17006次编组完了。”张雁鹏用对讲机报告列车编组完成的信息。刚完成一批调车作业的张雁鹏迅速回到驼峰作业室,摘下棉帽,哈了口气,把手放在暖气片上取暖。经过短暂的休息和取暖,对讲机那边又传来新的调车作业计划,张雁鹏又走出调车室,消失在股道里,开始了新一轮的调车作业。

(张雁鹏正在等待机车连挂)

  寒来暑往,张雁鹏不知磨破了多少双手套、穿坏了多少件工作服、走坏了多少双劳保鞋,但他却毫无怨言,默默奉献,一步一个脚印筑起了一道道运输生产的“安全防线”。(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