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5日电(全攀峰 余虹娜 王虹)11月15日,从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传来信息,由大庆钻探录井研制的储层预测技术在年会上得到高度评价,标志着该公司地质录井技术应用水平和科研能力方面再上新台阶。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是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等多家权威机构共同发起主办的,作为中国地球科学领域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学术研讨会,此次年会汇聚了国内外的地球科学精英,共同探讨地球科学的前沿问题和创新技术,是大家相互交流、成果展示和技术提升的重要平台。
技术创新,永无止境。今年以来,大庆钻探地质录井公司(地质研究院)紧跟时代步伐,推进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提档升级,既有效发挥油气发现眼睛作用,高质量服务好油田勘探开发,也瞄准前端,开展地质综合研究。他们围绕“应用一代、研发一代、储备一代”的发展理念,不断突出原创性技术研究突破,推进由传统经验型向科学技术型转变,同时,强化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通过组织60余人次技术人员“走出去”对标提升,加强专业技术研讨交流频次,明确了技术攻关“甲方需要什么,我们就有什么”思路,推动地质录井技术研究提速加力。
大庆钻探此次亮相的《以录井全烃资料为表征参数的随机模拟技术》,是他们围绕致密气储层的复杂性和隐蔽性等困难,首次将录井气测资料与随机模拟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录井全烃资料的连续性和实时性特点,结合双相介质理论,实现了对储层的有效预测,这项技术给深层致密气储层预测打开了一扇大门,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不仅有效解决了储层预测这一地球科学领域难点问题,还大大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和精度。
据油藏工程研究所地震解释研究室主任邓宝卿介绍,这项技术已经在10余口井、覆盖5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进行了现场实际应用,储层预测率比以往提高了30%,得到了甲方充分认可,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目前,大庆钻探地质录井公司(地质研究院)正在不断深化其在技术领域的探索与研发力度,通过持续技术创新与优化,为大庆钻探升级发展蓄势赋能。(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