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生活资讯
首页生活资讯
哈尔滨市气象局驻蓝旗工作队为乡村振兴添翼
2024年09月18日 16:5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8日电(郭巍)在哈尔滨市的蓝旗村,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不畏艰苦,默默奉献,用九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他们与蓝旗村的干部群众一起,齐心协力,攻坚克难,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们就是哈尔滨市气象局驻蓝旗工作队。蓝旗工作队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责任与担当。

  党建引领 激发党员活力

  农村发展的怎么样,关键看支部发展的怎么样。驻蓝旗村工作队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党组织的带动引领。工作队与村两委,共同谋划,紧扣加强党组织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这条主线,开展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凝心聚力,强攻弱势,严格落实党的“三会一课”组织生活制度,不图形式,不走过场,不断夯实基层党建根基。为了进一步提高支部党建水平,工作队推动蓝旗村党支部与哈尔滨市气象局机关第一党支部签订支部共建协议书,建立联建共建机制,定期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切实增强了支部党员的党性修养和政治素养。

  在日常工作中,工作队努力激发蓝旗村党员干部内在动力,充分发挥支部的堡垒攻坚作用,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千难万难,党员带头就不难,蓝旗村的党员干部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社会治理、疫情防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秸秆禁烧、防汛救灾等重点工作中,永当先锋,攻坚克难,带头宣传引导,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形成了“党员示范引领,群众看齐跟进”的良好局面。

  产业引领 实现兴村富民

  农业的振兴,关键是产业的振兴,农村的发展,关键是集体经济的发展。驻村蓝旗村坚持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发展。利用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与村内盛禾米业,百世源肥业建立帮扶车间,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稳定收益10万元。购置农业机械项目,向村民租赁,2023年收益达到了7.8万元。另外还不断自身挖潜,规范机动地发包,又额外增加收益7万多元。光伏收入1.2万,利息收入2.2万,2023年村集体收入28.3万。

  在壮大集体经济的同时,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培育壮大村内企业,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盘活闲置资产,招大引强,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目前村内共有盛禾米业、北大荒米业、金穗粮油、尚府米业、金鹤米业、百世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留金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等多家规模企业,形成以米业、肥业为主,食品加工和养殖为辅的产业链,产业集群效应已经初步显现。为了让村民们得到实惠,蓝旗村还积极引导企业在村内招工,带动村民打工,不出村即可实现就业,年均增加村民收入3000元。蓝旗村还经常上门服务村内企业,了解企业需求,鼓励他们有困难找村党组织,真正让村级党组织管起来,村内企业强起来,村民口袋鼓起来,实现兴村富民。

  俯下身子 服务温暖百姓

  工作队与村两委、党员干部,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实地走访,征求全体村民意见,对急需维护的田间道路、路灯、水壕进行登记,并筹集资金,修补田间道路砂石料2公里,维修路灯91盏,维修和加固水壕6500延长米,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工作队针对蓝旗村农具机械和畜禽垃圾乱摆、乱堆、乱放的现象进行综合整治,共开展三次专项活动清理屯内生活垃圾,牲畜粪便全部出屯,并建立清洁制度,村民每天将垃圾放置固定地点,雇用保洁员,每天统一收集、拉走,同时每月还定期开展集中整治,清理屯内生活垃圾。同时还安排专项资金,整修树台12000延长米,栽种紫叶稠李1100株,绿篱树12000株,屯内道路两侧绿化栽植花草138000棵,统一焊接铁栅栏9180延长米。

  科技是农业腾飞的翅膀,为了给蓝旗村的农业腾飞插上翅膀,村两委与蓝旗村积极开展调研,收集村民及企业相关技术需求,联系对接省级“三区”人才项目选派的水稻专家,就水稻抗倒伏和水稻种子更新换代方面的问题开展专题讲座,同时建立长效机制,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实时提供专业的指导。

  在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同时,不忘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乡村建设的必要项目,既注重村庄整洁美观的“面子”,又做好群众素质提升的“里子”,筹集资金建设蓝旗村文化活动广场、篮球场,定期组织村民开展文体活动,在农闲时举办了庆建党百年秧歌汇演、蓝球友谊赛等,开办“农家书屋”,丰富了蓝旗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