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8日电(李杨 王艳龙)9月17日,中秋。16时许,人们正享受着节日阖家团聚的幸福。此时,地处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伊勒呼里山深处的新林站室外气温是6℃,寒风刺骨。站场内,年近六旬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加格达奇车务段助理值班员唐爱贞正为列车安装列尾装置,将列尾主机安设指定位置、将列尾风管与列车制动软管对接卡紧……虽然这套流程他早已烂熟于胸、但他还是保持着最初的谨慎,每个环节都小心翼翼,确认万无一失后,才拿起对讲机和司机联控。

“40882次列车司机,缓解试风。”与司机沟通之后,他仔细检查制动缸动作状态,确认正常,又发出“制动”、“再次缓解”的口令。通过试验一切正常后,他向车站值班员报告列尾安装完毕,然后根据车站值班员指令组织发车。当看见列车缓缓驶离车站,他脸上露出一丝微笑。在他看来,守好小站的运输安全就是最大的幸福,一列列列车安全通过是最美的风景。

新林站是管内的四等小站,随着大兴安岭天然林采伐的全面停止,越来越多的居民相继走出大山,新林站成了大山里为数不多没有停办客货业务的车站。虽然车站不复往昔的喧嚣,但唐爱贞的工作并没有因此变得轻松。伴着作业量下滑,车站的管理模式也随之改变,“一岗多能”成了车站职工的常态。作为助理值班员,唐爱贞除了负责接发车作业,还负责列尾主机的摘解安装、停留车巡视、组织旅客乘降等工作。43年的工作经验使他养成了未雨绸缪的工作习惯。上岗前,他总是提前来到车站熟悉并掌握工作中的关键环节,及时梳理本班作业的变化及风险点,以此来应对繁忙时段因大车流影响运输组织工作等问题,将卡控关口前移,做到联系不脱节。大家都说,老唐师傅有一双“铁脚板”,巡视停留车时,他除了检查车列两端止轮情况,还会对整列列车车门锁闭情况进行确认,在满是砟石的线路中往返穿梭,一个班下来走十多公里是常有的事儿。
再过一个月,有着43年工龄的他就要退休了。站长黄有林考虑到唐爱贞年纪大了,而且参加工作后难得在家过节,便打算中秋节让别人替他值班。唐爱贞得知后,谢绝了黄站长的好意,坚决要求按正常排班上班。他说:“过了这个节,我就要退休了,今后不上班,在家的日子天天都当是过节。这是我最后一次过节当班,我还是挺珍惜这样的机会的。把在家过节的机会留给别人吧!”
16时30分许,伴着清脆的汽笛声,列车缓缓始离站台,站台上,唐爱贞始终目送着列车,直至消失在密林深处。冷风吹过,山上枯黄的树叶随风摇曳,夕阳下,这个被拉长的影子虽不挺拔,却执着而坚定。(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