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7日电(黄岩静)李庆国一天的工作于早上6点拉开帷幕。
9月6日,他像平时一样熟练地打开电脑,依次打开CSD系统、2.6系统、运行图、站调大表、日班计划等一系列程序,仔细查看上个夜班的运输生产任务完成情况。接着,结合当日重点工作要求及后续班计划内容,对重点工作、领导要求进行布置与跟踪,并对现车进行合理的摆布调整。

9月6日6时,李庆国在查阅资料。黄岩静 摄
今年50岁的李庆国,2016年开始担任哈尔滨南站调度车间值班站长。2018年,因业务水平极为突出,李庆国被委以重任,专门针对全站运输生产进行指导,以加强车站的调度指挥力量。与其他值班站长只需组织好本班的运输生产不同,李庆国需要全盘掌握车站运输生产情况,对集团公司总体要求也必须掌握清楚,还要经常与兄弟站段、车间沟通协调,对各岗位作业进行指挥和指导,以确保枢纽安全畅通。
8时,接班人员纷纷到位,调车机动轮,天窗修和各项施工也随之展开,调度大厅又变得忙碌起来。李庆国也再次忙碌起来,时刻关注阶段计划及调车作业计划下达、调车机交接班及实动情况、分类线运用以及各种疑难车辆状态等。他紧紧盯着电脑屏幕,时而喃喃自语,时而抓起电话滔滔不绝,时而疾步走到某个作业台前进行指导。

9月6日8时许,李庆国在对作业人员进行指导。黄岩静 摄
“我的工作说白了,就是想尽办法把办理量提上去,把中转时间降下来。”李庆国这样形容自己的工作。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全站有4个到发场、2个编组场,共计117条线路,车流实时变化,股道动态占用,既要保证快解快编,还要为施工创条件、为卸车站创条件,谈何容易?自从坐在那张椅子上起,李庆国就像上足了发条的钟表一般,大脑时刻保持高速运转,精神也始终高度紧绷,就连吃饭、上厕所也是匆匆忙忙,不敢有丝毫懈怠。当日均办理量超过14000辆时,车流集中到达,运输紧张,站内动力不足,他在工位上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盯得眼泪直流。
13时许,列车集中出发工作开始,调度大厅里的气氛紧张到了顶点,电话声、作业联络声交织在一起,此起彼伏。李庆国全神贯注地在电脑屏幕上不断切换着各个程序,对排局情况进行预估判断。倘若出现不顺利的情况,他就得在短时间内迅速拿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确保在17时前把所有排局车顺利开出。

9月6日13时,李庆国在与兄弟车间沟通。黄岩静 摄
“庆国干的这份工作,没点儿真本事可真不行!”调度车间一班值班站长李晓涛由衷地说道。自就任这个岗位后,出身调度岗位的李庆国明显察觉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为提升业务能力,他自学接发车作业、调车作业、施工相关知识,甚至对货规、统规等也有所钻研。此外,他还每天主动旁听运输交班会,确保自己全面掌握全局装卸车的本日完成情况及次日请车情况,以及集团公司运输的重点要求、注意事项,达到心中有数,更好地指导本站运输组织作业。6年来,他在电脑中留存、制作了上万个文件,分类清晰,井井有条。尽管其中的大多数文件内容已经深深印在李庆国的脑海里,以至于有同事开玩笑说,李庆国的脑子堪比电脑,然而电脑用久了会卡顿,李庆国的脑子却永远不会卡顿。
15时阶段计划封点之际,李庆国迅速对站内存车量、上下行现在车、本站作业车及后续到发车流情况与路局日班计划进行核对。同时,结合车辆段、整备线、威立雅专用线、卸油线的取送车作业情况,联系兄弟站段、车间,依据相关作业需求制定下一班的班计划任务,并转发给班组的相关岗位。17时,一天的工作胜利完成,李庆国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9月6日15时,李庆国在组织排局。黄岩静 摄
“一年有365个日出,而我见过340个。”6年来,李庆国除了每年仅有15天的“强制性”休假外,每逢关键时间、关键时段以及节假日,他都必定到岗。每天面对长达11个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他磨破了椅子,熬白了头发。去年11月6日,暴雪导致哈南站运输困难,枢纽憋堵严重,李庆国连续奋战了两天两夜。在此期间,他除了组织运输生产之外,还积极参与除雪工作。车站运输恢复后,他不顾劳累,立即积极协调调度所等上级部门,组织全站作业人员与时间赛跑,全力以赴抢回暴雪所造成的损失。12月份,全局装车上量,9日车流达到最高峰,李庆国使出全身解数,电话打得烫手,喉咙也喊哑了,与当班职工一起创造了单日办理辆19140辆的记录,打破了近1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
片刻轻松转瞬即逝,李庆国旋即投入到对当天工作的总结复盘之中。与此同时,他也对次日工作展开初步规划。当明天的第一缕阳光播洒大地,他又将精神抖擞地迎着初升的旭日,坚定而果敢地迎接新的挑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