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红旗站内红旗飘
2024年09月03日 15:3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3日电(任晓莹)晨曦初破,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耀在蜿蜒伸展的滨绥线上。一个不起眼却充满故事的地方——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车务段拉古站正悄然苏醒。这个滨绥线上的四等站,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评为全路“红旗站”。最近,拉古站调车长潘雪峰荣获中国铁路“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为“标准高、过得硬、当尖兵”的“红旗精神”再添光彩。

  今年49岁的潘雪峰在部队时就入了党,现在已经是一名有着27年党龄的老党员。在部队淬炼过的人最能吃苦,执行标准也最严格。他每天都提前20分钟到行车室,掌握股道运用、停留车及人力制动机闸位、铁鞋号等情况。作业时,哪个连结员在哪个位置,手闸松紧,铁鞋安放、撤除,他都能一叫一个准。工友们都说:“跟潘调一起作业,放心!”

  拉古站是牡丹江及周边地区唯一一个汽柴油、乙醇等危险货物的办理站,承担着拉古油库的油罐运输组织工作,关系牡丹江市辖区的燃油供应,无论是作业量还是作业危险系数,在管内都是数一数二的。车站平均每个班要编挂5批、35钩活儿,调车作业一钩活儿需要执行6次呼唤应答、9道程序、18条固定用语,技术标准高、卡控项点多,潘雪峰每次作业前都事无巨细地安排好大家的工作。调车作业春秋两季风大,风沙总迷眼;夏季站场温度高,抓在车上直烫手;冬天罡风裹雪,脚底容易打滑不说,夜班下来身上能结一层冰碴……无论作业条件多艰苦,潘雪峰组织大家落实标准都是一丝不差,发现有隐患坚决停轮,查不出问题决不下班,联控不彻底决不动车。他深知,唯有保证安全,才能保住“饭碗”。

  为了降低油库送车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特别是要找到在线路曲折、坡度大、视野受限等复杂条件下能对准货位的办法,潘雪峰不辞辛劳,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徒步踏勘线路,精心排查出包括专用线道口在内的12个关键安全控制点,并准确标定了油库专用线上车辆与油鹤的4处对应位置。在此基础上,他还创新性地提出增加领车连结员与调车长之间5米货位距离、提前2米进行联控的操作规范,成功实现了危险品车辆与油鹤的精准对接。这一方法因高效与安全,被大家亲切地称为“雪峰12452”调车作业法,并被牡丹江车务段党委正式纳入职工作业指导手册,成为“液态货物精准对位”党内品牌。

  潘雪峰在拉古站创造了连续7年无违章、无事故的骄人纪录,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红旗精神”的真谛,让那面象征着安全与荣耀的红旗,在拉古站的上空高高飘扬。(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