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往低保患者和特扶人员就医时需要提交各类证明材料,经过繁琐的审核过程,既耗费时间又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如今,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引入,患者的信息核验过程变得“无感”,就诊体验大幅提升。
“太贴心了,这‘三免两减’的政策真是好,就诊也方便!”近日,鹤岗市居民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提起看病,王先生最先想到的是缴费排长队、医疗费用高等问题。如今,随着鹤岗市“三免两减”优惠政策的实施,“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正在改变。
“前不久我由于身体不舒服去鹤岗市中医院进行检查,医院查询身份信息后,确认我符合‘三免两减’普惠人群,并将我挂号到心病科。”王先生连连称赞,“不仅不用带相关证件,还减免了门诊挂号费、门诊诊查费,以及心脏核磁检查费用的20%呢,省了不少钱。”
患者就诊
低保患者和特扶人员由于经济条件受限,长期以来面临着就医难的问题。过去,他们中的很多人因无法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而选择放弃治疗或延误病情。为切实缓解鹤岗市低保患者和特扶人员的“看病难、看病贵”难题,近年来,鹤岗市推出了针对这类特殊群体的“三免两减”医疗优惠政策。“三免”,即免挂号费、诊查费、观察床位费,“两减”则包括减除部分检查费和影像费用。这一政策的实施,极大地缓解患者的经济压力,使他们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医疗服务。
“在‘三免两减’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一定困难,比如由于医院无法有效核对受惠人群,而受惠人群多属于弱势群体,对政策内容的理解较为模糊,经常发生‘多次跑腿’的问题。”鹤岗市大数据中心主任李文捷介绍,为解决此类问题,推动政策落地见效,鹤岗市大数据中心依托低保信息查询、残疾人证登记信息查询接口及市级的失独人员查询接口进行整合开发,为推动三免两减政策落地实施提供了技术支撑。“当患者在办理挂号手续时,医院工作人员只需在接口查询门户中通过输入患者姓名和身份证号,即可核验其是否满足‘三免两减’政策标准,真正实现‘无感核验’。”李文捷说。
医疗机构与政府相关部门数据共享,这种大数据应用的背后,是跨部门、跨领域的深度合作与数据融合。这不仅简化了患者的就医流程,也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
据了解,自今年年初通过大数据落实惠民“三免两减”政策后,鹤岗市中医医院和市卫健委积极推行三免两减医疗惠民政策,为群众提供切实便利,截至目前,鹤岗市共150名患者享受“三免两减”优惠政策,优惠金额达20.5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