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19日电(吴健)“一会儿干活时气温会逐渐升高,大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防护员与作业组不超50米的防护范围,使用移动停车信号牌等标志时,按施工防护示意图进行设置。”7月17日,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化工务段伊春线路车间助理工程师朱强,正在和21名职工参加当天车间在汤林线沙山至金山屯站间的线路大机捣固作业,施工开始前,他再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朱强是队伍里最年轻的一名“95后”,别看他略显青涩,可他的业务水平并不逊色。他是今年这个段在年初招聘岗位管理人员中,脱颖而出的一名优秀青工,当时他以理论+面试第一的好成绩,成为这个车间的一名技术员,他用自己的实力与经历,证明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2019年8月,朱强正式来到绥化工务段工作,当时车间正赶上夏修,线路整形、成段改道等各种大型施工较多,车间领导认为这是锻炼新人最好的机会,于是便把朱强以及一起来报道的4名大学生分配到现场,与老师傅们一同作业。朱强并没有怕脏与累,在30多摄氏度的现场,他拿起扳手松扣件卸螺栓,一股劲松了半根铁,当时大拇指磨出了血泡,黄马甲弄上很多油渍,他并未在意,反而是跟在师傅们的身后,问题问个不停。
朱强当时的师傅王纪波不仅是哈铁工匠而且还是首席技师。王纪波经常嘱咐他要多看《安规》《修规》这两本书,因为咱们干活都是根据书里的标准内容来干的。“年轻人就得多学,不会就问,没啥丢人的。”这句话让朱强印在心中,他也暗下目标,争取成为像师傅那样多面型的人才。
同年的10月份,段里举办一期绥工精英班,在那次的培训中朱强遇到同一学校毕业的学哥们,倍感亲切。他们的专业性也感染了朱强,使他学习更有动力,在探讨中他也找到与别人的差距。听闻学哥们当年曾经去过加格达奇代表单位比赛,并且取得很好的成绩时,朱强的眼里满是羡慕的目光。他心想,“我啥时候也能这样呢?”
回到现场以后,朱强争着抢着干活,他觉得只有多干、多看、多学,才会距离心中的目标越来越近。在日常周期检查工作当中,他加强对各种工机具的操作使用。积极参加车间组织的各种应急演练,每次的经历都有不同的收获。在一次施工作业中,无论怎么调试设备,总是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朱强现场仔细观察,发现扣板压力不均衡所致,他一边说着一边让大家重新调整轨枕位置,果然线路几何尺寸达到了验收的标准,他的“指挥”让大伙儿刮目相看。
在2021年初,朱强被借调到段线路技术科帮忙,他又参与到铝热焊、道岔无缝化、线路大机精测精捣的工作中,这是在现场接触不到的。他学会一个个大型施工如何去协调与组织,人员如何排摆才能够发挥最大的力量,更加地锻炼他自身的沟通协调能力。
如今,朱强虽然成为一名专业技术人员,但他从没有抬高自己的身份,相反与原来一样,和工人们的心一直凝聚在一起。当天的作业现场,工人们有的使用道尺测量轨距,有的对枕下垫板地段进行撤板作业,有的使用轨道检查仪复查各项数据,有的对砟石缺少和轨枕不均匀地段部位进行回填,在朱强的带动和影响之下,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