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把每一次现场实践都当作考场去对待
2024年06月30日 16:0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6月30日电(吴健)“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翻开苏桐的微信朋友圈,他的微信签名里写着这样一句话。他想时刻用来激励自己,踏踏实实肯学业务,日积月累有所收获。

  去年7月份,苏桐毕业后来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绥化工务段工作,上班刚满不到一年,他就在今年的这个段举办的岗位技能竞赛中崭露头角,收获入路后的“第一桶金”。

  6月15日,这个段如期举办2024年度职工岗位技能竞赛,年仅23岁的综合维修车间新职大学生、线路工苏桐,历经理论与实作的激烈角逐,最终以总分排名第二的优异成绩脱颖而出。赛后,当被问及他的高分“秘诀”时,他告诉“最好的考场是现场”,这与他的用心、用脑、用力是不可分割的。

  去年,苏桐告别校园步入工作岗位,在分配时,他毅然选择前往绥化工务段最具挑战的朗乡线路车间接受历练。这个车间地处山区,而且工区离家很远,乘坐火车需要5个多小时,来回回家倒车很是不方便。初入路时,面对轨道结构设备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他曾感到迷茫与无措,毕竟现场实际情况与书本知识存在一定差异。然而,他并未退缩,而是从基础入手,先扎实学习安全知识,深入了解轨道结构,随后跟着师傅潜心学习养护维修工作。

  在工作中,苏桐满怀新奇与期待,每日与同事们沿着漫长的铁轨,细致检查线路的每一处细节,力保列车安全运行。在春季参与应力放散施工等作业,夏季参与防胀防洪抢险,冬季清扫道岔参与除雪中,尽管工作艰辛,但每当看到林区的列车平稳驶过自己负责维护的线路,他内心都洋溢着无比的自豪与满足。

  在朗乡线路车间,特殊的地理位置致使工作环境恶劣,不仅要长时间作业,还需承受高温酷暑、蚊虫叮咬以及严寒风雪的考验。夏季面临胀轨跑道等问题,需及时拨正线路以保平顺;雨季要处理翻浆冒泥,有时一处就需花费一个多小时进行清筛;冬季则要应对冻害垫板,一天往往要垫一千多块板,压机也常常需要起几十处。工作不久,苏桐便经历大机捣鼓和小白站内整组更换道岔的艰巨任务,即便如此,他始终坚守在一线岗位,完全令人想象不到竟然是一名新职人员,他的专业和敬业也赢得老师傅们的口口称赞。

  去年3月,因表现出色,苏桐被调至这个段综合维修车间历练。初来乍到,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的转变,让他有点畏难。日常工作中,铝热焊、胶粘等都是未曾接触过的全新领域,一切都需要从零开始。不过,他适应能力极强,咬紧牙关励志要突破难关,把这些新施工维修也要学懂弄通,有机会时并跟随铝热焊手们进行简单的铝热焊工作。不到三周的时间,他就达到驾轻就熟,钢轨打磨、点火、堵泥等操作运用自如。他曾坦言,刚学习点火时内心恐惧,总是难以掌控火苗长度,打磨也不平顺,后来通过向师傅们虚心求教,如今已经可以完成各种任务。

  随着时光的流转,苏桐的技术水平与业务能力逐步提升,对于维修养护知识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工作期间,困难重重,有时会因技术难题而焦虑不安,有时会因工作压力而倍感疲惫。但每当此时,身边的师傅都会悉心指导。这次比赛前夕,他将闲暇时间全部用于学习,通过磨题帮学习软件反复练习理论题,针对错题重点补强。在现场遇到自己掌握不熟练的活,会着重向师傅请教。

  “只有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把每一次的遇见都当成第一次,才能实现真正的梦想与追求。”苏桐坚信,卓越之树需要努力来滋养,只要敢吃苦敢受累,年轻人敢创新敢实践,就能跨越无数艰难险阻,人生之帆才会逐梦远航。(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