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调车“小前锋”的别样坚守
2024年06月14日 18:23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6月14日电(黄岩静)“5调1号票,编组26015次,李鸣宇正面检查车辆……”6月14日8时40分,37岁的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哈尔滨南站运转车间下行峰尾二班5调调车长于明明,接到了这个白班首项调车任务。经过一番科学细致的分工,他带领3名伙计登乘调车机,前往编组场作业。

6月14日9时许,于明明正在指挥调车作业。

  哈尔滨南站是黑龙江省最大的货运编组站,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列车在这里解体、编组,然后发往全国各地。于明明的工作就是负责指挥这些列车的调车作业,确保列车安全正点出发。

6月14日,哈尔滨南站编组场上如织的车流。

  调车工作看似简单,实则充满了挑战和危险。调车员需要在列车行驶过程中,准确地掌握车速和距离,及时地进行提钩、摘钩等操作,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列车脱轨、相撞等严重事故。因此,调车员不但要有精湛的业务技能,还要有强健的体魄、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决策力、高度的专注力以及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于明明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重大,从事调车工作12年间,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保持着连续3年无违章违纪问题的纪录。每次作业前,他都会认真检查调车设备和线路情况,确保一切正常。在作业过程中,他严格执行标准化,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还会时刻关注伙计们的工作状态,提醒他们注意安全,确保整个班组的作业安全。

6月14日10时许,于明明正在指挥调车作业。

  调车机进入编组场停下,伙计们分头行动。检查车辆、处理拳钩、确认停车器状态、连结制动软管……于明明站在机车前,手持对讲机,清晰而准确地发出每一个指令,指挥着调车机车缓缓前行或后退,将一节节车厢精准地连接或分离。灿烂的阳光洒在他的脸上,他的额头渐渐沁出细密的汗珠,但他顾不上擦拭,双眼始终紧紧盯着眼前的景象,不放过任何一处细微的变化。

  中午时分,于明明匆匆扒拉几口饭,便又回到机车上继续指挥调车作业。编组、取送车、转线……不论寒暑、不管风霜雨雪,他站在调车机的外走廊上,每天在编组场上来回穿梭几十趟,遇上车流集中到发时,连饭都顾不上吃。即便如此,他的脚步仍然坚定而有力。身为调车长,他必须时刻精神饱满,冲锋在前,用执着和坚守来保障每一趟列车的安全正点。

6月14日11时许,于明明正在指挥调车作业。

  工作之余,于明明喜欢打篮球,是车站篮球队当之无愧的全能“小前锋”。他总会饶有兴致地把调车场比作篮球场,而将自己比作掌控全场节奏、引领比赛走向的灵魂球员。他把自己对篮球的热情和理解融入到工作中,以同样的专注和拼搏精神对待每一项任务,在两个不同的“场”上挥洒汗水、奋力拼搏。

  19时许,于明明护送最后一条“铁龙”进入出发场后,乘坐调车机回到间休室。忙碌了一天的伙计们正忙着洗热水澡,谈论着家人为他们准备好的丰盛的晚餐,浴室里不时迸发出欢快的笑声。于明明的心中一股暖流悄然涌动,满身的疲惫也仿佛渐渐消散。

  窗外编组场上,密密麻麻的钢铁丛林矗立在夕阳下,分外壮观。这一该,于明明觉得自己的坚守与付出是值得的,而这份12年的坚守也将继续激励着他不断如勇士般冲锋前行。(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王琳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于琨
刘璐
赵宇航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董淼
(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