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2日电(蒋伟)1月31日7时50分左右,清晨的一缕缕阳光倾泻到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大庆车务段让湖路站编组线驼峰作业场。减速顶工区5名职工背着工具包,携带着必备工具,迎着朝阳向编组作业场进发,去执行一项踩“蘑菇”作业。

减速顶是一种用于控制车辆速度的液压设备,应用于编组站、区段站驼峰调速系统中。维修人员的工作就是检修铁轨旁一个个减速顶,确保调车编组作业安全。
他们来到了线路弯弯曲曲、高低起伏、布满减速顶的编组线作业场,一个个齐刷刷身体歪向一侧,两腿分叉,一脚线路里、一脚线路外,用一只脚踩着减速顶有节奏地向前挪动着,那身姿仿佛在跳广场舞,还不时地蹲下身子,用包里的工具,对脚下形似蘑菇的减速顶鼓捣一番。

春运以来,让湖路站减速顶维修工区加密了对减速顶日常维修频次。车站每日安排3次维修“天窗”,以供检修工维修作业,每个“天窗”时间最短40分钟,最长达2个小时。一个班下来,伙计们每天室外作业出场3次,作业时间长达4个小时以上。工区现有职工12名,实行两班制、24小时轮流作业,除白天维修作业外,夜间出现突发情况也必须第一时间处置。
“我们每天封锁1条股道,对股道内所有的减速顶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和维修保养,每周对溜放区3000多台可控顶进行一次全覆盖检查,每月对编组线12条股道所有停车顶采取过车检测一遍。”谈起减速顶维修作业的套路,工长张俊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检查细心点儿,有没有不好使的?”巡检现场张工长不时提醒着身边的职工。
“工长,这个顶油气压力不足,需要更换油缸。”维修工姜立志发现了作用不良的减速项。就见他从背包里拿出专用扳手、备用油缸,仅用5分钟就麻利地完成了室外减速顶油缸更换作业。
不一会儿功夫,又听见“这个顶电控阀失效,需要更换。”维修工唐威立即向工长进行汇报。在近一个半小时的室外检修中,这些特殊工匠们共发现并处置减速顶油缸压力不足4个、电控阀失效2个。在每日的检修作业中,类似这样的设备隐患都难逃检修师傅的法眼。据工长张俊介绍,近一个月来,他们累计更换电控阀故障40多个、压力不足的油缸达20多个,确保了春运期间减速顶运用安全。
9时20分左右,室外作业结束了,但屋里的活儿还得继续。回到屋里刚喘口气,张俊又招呼工友们,赶紧把室外检修作业拆解下来有毛病的油缸、电控阀一一摆上工作台,进行修复以便循环利用。大家分工合作,拆的拆,洗的洗,装的装,忙得不亦乐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