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20日电(肖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如何把握新发展机遇,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实现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是摆在胜利村面前的重要课题。进入新发展阶段,胜利村压实自身责任感、使命感,以解决民生难题、提高粮食生产、促进产业发展为重点,在粮食烘干塔、粮食晾晒场、梅花鹿养殖等产业项目着墨发力,抓住政策、机遇,积极凝聚乡村振兴新合力,打好产业兴旺绿色、政策、民生、特色的组合牌,擘画出了胜利村振兴发展的新画卷。

建设粮食烘干塔,助力村内产业升级。2020年,得益于政策支持与北大荒集团的帮扶,作为胜利村粘水稻配套设施的在村内西南角建成,烘干塔的建成,是胜利村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名片牌。如今穿过胜利村的大门就能看见烘干塔的身影,在助力了村内产业升级的同时,更带来了每年20万租金的稳定收入。“它像一个招牌,立在那里就让人知道乡村振兴是实实在在的。”胜利村的村民这样评价烘干塔项目。

发展粮食晾晒场,解决民生发展难题。在胜利村边缘,过去有一处深5米以上占地约13500平米的巨大沙坑,这是村子里的历史遗留问题,是抹不去的一块癣疾。2022年,经过胜利村书记多方联络、帮扶企业热心助推,由热电厂提供煤渣,北大荒集团进行铺整后建成了粮食晒场,解决了过往村内无处晒粮的难题。胜利村聚焦村民所盼,解决民生实际问题,一个粮食晒场堵住了村民“钱袋子”上的漏洞,切实的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特色产业。过去,村内荒废的老旧小学,曾一度让村书记龚昌感到烦恼。事实上,有很多企业来这里考察过,但最后都不了了之。为改变现状,盘活闲置资产,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开始积极讨论,最终在多方考察后开展特色梅花鹿养殖。为走好特色梅花鹿养殖这条道路,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工明确,协同配合,割鹿茸、引设备、找推广……一层层新身份压在肩上,村书记成了“业务员”、村会计变成了“饲养员”。如今,梅花鹿基地内产业配套设施完备,产品种类齐全,每年能为村里带来7.5万元的收入,为村民开辟出了致富新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同江镇党委将以更高的责任感,健全更完善的机制,采取更有力的举措,谋划好各村的产业项目,用好扶持资金,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