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6日电(王艳云)金秋暖阳照大地,玉米抢收正当时。眼下正值同江市秋粮收获的关键时期,各乡镇抢抓晴好天气进行玉米收割作业,确保粮食颗粒归仓,全力以赴守好农民的“粮袋子”。

走进青河镇红星村的玉米地,看不到农民秋收的身影,只看到收割机正在紧张作业。将土地托管给当地合作社的村民麻建国笑意盈盈道出了原因,他把土地托管给合作社后,除了收获的时候来到自家托管的土地看一眼,其他时间用来打零工、学技术等,从春耕春播、施肥浇水到病虫害防治和秋收全环节都不用他操心。
“今年我60多亩地托管给合作社,种了40多亩地黄豆、20多亩地玉米。非常方便、省事,产量还高,每垧玉米预计是卖2万左右块钱,黄豆也能达到将近小2万,比每年我自己种好多了,来年还得托管给合作社。”同江市青河镇红星村村民麻建国说道。
土地托管,承担着国家“粮袋子”和农民“钱袋子”的重任,不仅要“托得住”,还得管理好,让农业“托”出新效益,托”出新活力。通过合作社统一进行土地种植、耕作、灌溉、防治虫害和收割等农业活动,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管理经验更能确保土地的高效利用。政策的大力支持加上部门的统筹管理,能够发挥土地托管新模式“1+1>2”的经济效益。
同江市禾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徐长明说:“我们禾谷玉米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在2021年,全村62户农民的土地在我们名下托管。有7500多亩地,4000亩地玉米、3500亩地大豆。我们名下有十多余台大型农业机械,四台用来播种玉米、六台用来播种黄豆,还有两台收割机。我们要以最优质的时间来保证老百姓最大的收益,让老百姓到秋天粮食打的多多的,腰包鼓鼓的。”
据了解,2023年青河镇通过与北大荒集团青龙山农场有限公司和北大荒集团浓江农场有限公司开展垦地合作,引入了精细化管理和先进的科学技术,采用的玉米大垄密植种植技术,不仅提升整片玉米地的通风量,还能增加光照强度,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预计可提高作物每亩产量5-10公斤。同时,青河镇今年共有9个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组织,累计托管服务农户502户,托管服务总面积6.01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18.6%。
同江市青河镇乡村振兴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岳说:“今年我镇粮食合法作物总播种面积在30万亩左右,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8万亩,大豆播种面积11万亩,水稻播种面积1.6万亩。接下来我镇将抢抓农时,组织农技人员入村指导秋收工作,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统筹安排机械力量进行抢收,确保粮食颗粒归仓。今年通过与青龙山农场和浓江农场开展垦地合作,将装备、科技、服务和经营等方面的优势资源,以土地托管的方式逐步推广到我镇,玉米、大豆单产较往年有显著提高。”
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为秋收按下了“快进键”,作为一项扶持农业农村发展和保障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土地托管既解决了农业老龄化、兼业化问题,又通过集约化、规模化的运营,降低了农业种植的成本,促进粮食增产增收。同时,合作社的管理和专业化也有助于推动同江市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同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