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0月14日电(刘长见)在龙江森工集团鹤北林业局有限公司食药菌蔬试验示范基地赤松茸种植大棚里,一片片秸秆堆成的垄田上,菌杆白色、伞面赤红褐色的赤松茸成群探出“头”来,在阳光的照耀下破土而出,浑圆饱满甚是可爱。工作人员穿梭在大棚内,轻轻扭动赤松茸的根部,小心摘下并整齐摆放在身旁的篮子里,一派生机盎然的忙碌景象。

伴随着一阵阵菌香袭来,基地迎来了今年第一个食用菌收获旺季,也标志着鹤北局公司大棚栽培的珍稀食用菌——赤松茸试验成功。
食药菌蔬试验示范基地销售经理于杨介绍说,这些新鲜赤松茸会从高到低被分成四个级别,价格也从每斤十几元到二十几元不等。按照标准,一级赤松茸需要达到直径3厘米以上、高度9厘米以下的标准,并不是长得越高越好,反而矮矮胖胖的赤松茸更受欢迎。

“这里的赤松茸肉质细嫩,无化肥农药,涮火锅、炒肉、煮汤口感都很好,很有营养,特意驱车100多公里过来购买,老人和孩子都非常喜欢吃。”一名带孩子的游客边挑选着松茸边说道。
据了解,赤松茸又叫大球盖菇,是一种珍稀食用菇种。近年来,逐渐开始人工栽培,其朵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具有色美、味鲜、嫩滑等特点,因此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成为近几年国内食用菌产业的一枝新秀。
自赤松茸进入丰产期以来,吸引了周边市县诸多商家和游客前来,现已和区域内多家商铺签订合作协议。鹤北局公司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产品销售渠道,目前高品质的赤松茸产品已远销北京、上海等地,产品供不应求,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近两年,鹤北局公司坚持“产业富企”方针,合理规划108栋大棚种植结构,大力发展食用菌、果蔬种植产业,进一步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化,以做大做强森林种植产业项目作为产业发展的突破口,推动产业发展取得实实在在成效。

基地负责人董长军说,基地共有48栋赤松茸大棚,共计2万余平方米,目前已全部进入丰产期,日产量1000到2000斤,其中一等品能占半数以上,每天开展采摘、分类工作的人员多达30余人,预计采摘期将持续至11月上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