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4月5日电(记者姜辉)一年一清明,一岁一相思。5日,记者从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了解到,清明节哈尔滨市属各殡仪馆和公墓共接待清明祭扫群众1万多人次,车辆4千多台次,与2021年清明节(4月4日)相比,祭扫市民大幅减少,同比减少85%左右。
据统计,从3月18日至4月5日,整个清明节期间,哈尔滨市属各殡仪场馆共接待祭扫市民19万多人次、车辆5.4万多台次,较2021年同期祭扫市民减少63%左右,车辆减少55%,是哈尔滨市历年来祭扫人数和车辆减少最多的一年,祭扫集中接待期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今年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高峰主要集中在3月26日、4月1日和4月2日,整个接待期祭扫秩序井然。清明节当天祭扫人数较往年大幅减少,说明错时错峰和节俭祭祀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据了解,因为今年的清明节是“乙类乙管”后哈尔滨市首个全面开放的重要祭祀节日,相关部门经过认真研判,提前科学细化了各项服务保障措施,创新多样化祭扫举措,多部门联动保障清明节平安,保障市民安全有序祭扫。同时,今年哈尔滨市清明祭扫集中接待期是19天,比2021年减少了5天。
随着文明祭扫理念渐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鲜花、卡片、黄丝带等文明方式祭扫成为主流,也是今年文明祭扫的最鲜明元素。数据显示,哈尔滨市属殡仪馆和公墓共为祭扫市民设置祭悼桌420个,祭扫市民约有6万人次采用祭扫场馆免费提供的黄丝带、祭思卡片寄托哀思。市属各殡葬场馆和墓区实现了文明祭祀宣传活动的全覆盖,整个清明节期间祭扫秩序井然,祭扫环境焕然一新,真正体现出清洁明净景象,市民文明祭扫意识最为浓厚。

另外,哈尔滨市殡葬事务服务中心开辟的网上祭扫服务专区里,共建纪念馆1973个,时空信箱点击量达3万余次。新兴的网上祭奠方式、贴心的代祭服务和各主城区社区共祭活动等文明祭祀形式的推广,都在一定程度上积极引导了市民文明祭祀、生态扫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