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财经企业
首页财经企业
“慢火车”上的“保健医”
2023年02月10日 17:3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2月10日电(刘杨 张单 刘振鑫)

  “还有100多天就退休了,这趟车走了30多年,真是有点舍不得啊。”

  2月9日这天凌晨3:20分,人们还沉浸在温暖的梦乡里,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齐齐哈尔北车辆段海拉尔运用车间检车员叶志荣,已经在整备库里对列车出库前做最后的检查。

  叶志荣值乘的车次由海拉尔开往塔尔气的6238次列车。这趟穿行于林海雪原的列车只有5节车厢,常年穿行在大兴安岭腹地,是博林线上唯一的旅客列车。全程348公里,票价只有39.5元,是沿线百姓出行的首选交通工具,叶志荣在这趟慢火车上工作了近30年,是这趟慢火车的随车“保健医”。

  凌晨2时30分起床,到值班室签到,对车辆进行出库前检查试风,3点45分列车准时出库,晚上21时50分结束一趟乘务,第二天凌晨2点30分,叶志荣还要重复前一天的工作,这样连续的乘务工作,对于60岁的叶志荣来说,再平常不过。

  早上起床太早,为了防止睡过头,叶志荣通常会定上三个闹钟,每隔10分钟就会响一次,工作几十年,他没有迟到过一次。有时忘记关闹钟,在家休息时,也常常在半夜被闹钟叫醒。

  凌晨3时55分,在海拉尔站,列车准备进行机头连挂作业,叶志荣从胸口掏出带着体温的软管垫,迅速安装到软管连接处,“咱们这温度低,冻硬的软管垫容易变形造成漏泄事故,揣在怀里,这软管垫就一直软乎着。”叶志荣道。

  列车发车后,叶志荣又开始在车厢里忙碌着。手里拿着手电筒和检点锤,腰上缠裹着装满钳子、扳手等巡检工具的工具袋。在100多米长的车厢里,叶志荣和搭档每3小时巡检一次。每天平均巡检8次,行走11000多步,低头俯身、弯腰下蹲上千余次。这100多米的距离,30年来,已记不清走了多少遍,但每走一遍,叶志荣都用百分之百的认真面对。

  大兴安岭的冬天雪大风大,尤其是在山区,越往山里走气温就越低,车钩一旦进雪就容易结冰,导致车钩挂不上机车头,每次出乘前叶志荣都会事先在车钩上套个防护套,像这样的工作经验,叶志荣一共总结出了十多种,他这个“保健医”总能及时有效的处理各种急难状况,保障列车安全正点运行。

  “叶叔今儿个又出乘啊”家住塔尔气的李思琪每年都会乘坐这趟列车回家过年,像她这样旅客,在列车上还有很多,虽然每次就只有几个小时的相处时间,可每次见到他们,叶志荣就像见到自己家人回家一样,特别高兴。

  去年,为了让“慢火车”更好地为林区百姓服务,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对车辆设备进行了升级换代,沿线旅客告别了冬天烧煤取暖,夏天风扇纳凉的“老绿皮”时代。“换成空调车后,车厢环境可是好了太多,温度适宜、空气清新,没有了煤烟味道,噪音也小了不少”。他总说:“随车检修员以车为家,换了好车,就像给我换了新房一样,我心里也高兴”。

  这里摸摸,那里敲敲,完成一次巡检,叶志荣回到了宿营车,虽然仅有不足3平方米的休息处所,叶志荣也没有将他的工具包摘下来,“只要列车没到站,这包就不能摘,只有这样,我才能在出现故障时立刻反应。”叶志荣介绍道。

  晚上21:50分,经过一个往返的列车再次驶入整备库,叶志荣完成了这一趟乘务工作。休息的工夫,拿出手机与6岁的外孙女接线视频。

  “姥爷,你的工作是干什么呢?”

  “姥爷是火车上的医生,专门给火车治病。”

  “姥爷你什么时候回家。”

  “把火车的病治好了姥爷就回家了。”

  窗外,月光清明,叶志荣在单位宿舍伴着对家人的思念沉沉睡去。

  明天的凌晨,他又要准时起床。(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孙汉仑
刘莎
王宁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