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森工农垦油田
首页森工农垦油田
油田总医院核酸检测基地 93名“孤勇者”时刻与病毒近身“肉搏”
2022年09月15日 09:0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5日电(刘诚 陈经宇)日均核酸样本检测量3万管。大庆市发生疫情以来,油田总医院核酸检测基地一直分秒必争地与病毒赛跑。这里的灯火通明是为了守护万家灯火,他们直面风险是为了把民众护在身后。

  日均核酸样本检测量3万管

  从8月20日开始,油田总医院核酸检测基地日平均检测量在3万管。检验科主任张丽娜带领48名检验医生和44名辅助人员时刻和病毒近身“肉搏”,至今没有回家。

  检验科主任张丽娜说,他们的工作就是和病毒“竞速”,时间非常紧迫。“有时清早5点启动采样,样本接收到下午1点,我们必须在晚上12点之前全部检测结束。”

  这意味着,原本24小时完成的任务,被压缩到12个小时内完成。

  听起来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久经沙场的检验人,要把“不可能”变成“可能”。

  忙,但不乱。科学分配任务,确保在规定时间之内完成任务。

  刘春旭负责加样环节,她说,最想的就是孩子和家人,最累的就是胳膊和手。她的工作,需要她至少在6个小时里不停地重复抬胳膊这个动作,直至换班休息。而换班休息,也仅仅是喝口水、吃个饭的时间。

  忙碌的时候就忘记了疼痛,但只要一停下来,胳膊就会“提醒”她。刘春旭告诉记者,进入基地之前,她从家里带了一些膏药与止疼片,这几天已经给大家分发得差不多了。

  “我们做加样,平均每个动作也就两秒钟,只有每个环节都快,整体才能更快。”刘春旭加样,旁边负责“打下手”的赵济民熟练地帮她拧开试剂盖子。

  “不是在支援,就是在支援的路上”

  前几天,油田总医院检验科的分子诊断组组长赵干员带队,独立运行大庆市疾控的核酸检测基地。

  据了解,该核酸检测基地最初日检测量在5000管,目前日检测量已经超过1.5万管了。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临危受命了,早在望奎、黑河乃至吉林有疫情时,赵干员就曾多次前去支援。

  科里的同事们总说:“赵干员啊,不是在支援,就是在支援的路上。”

  月亮圆了,妈妈还没回家

  每天游走在危险的边缘,直面病毒,不曾退却,他们都是无畏的勇士。

  唯独面对孩子的那一刻,她们破防了。

  “月亮圆了,可妈妈为什么还不回家?”

  “刚进驻基地头几天,每天孩子都是抱着我给她买的娃娃哭着睡着的……”说起这些,刘春旭哽咽了。

  再坚强的战士,在面对孩子那句“妈妈,我想你”时,也会被触动。

  她们告诉孩子:“过节妈妈虽然不在家,但是妈妈把病毒打败,就能回家陪你了。妈妈不回家,是为了许许多多妈妈能安心地在家陪她们的孩子……”

  不下“火线”的他们都很拼

  王金文是检验科微生物组长、副主任技师、医师,她负责的是提取环节,加样完毕后样本会送到她这里,再将样本放进提取仪里,提取也是整个步骤中风险较高的一环。

  与之前的环节不同,王金文的工作流程需要不停地走来走去,每隔10分钟就要到各个机器那里看一下,最长的一次连续走了近8个小时。歇下来的时候,就发现腿疼得厉害,脚也会肿。

  “有的环节累腰,有的累腿,加体系的人特别费眼睛,因为枪头太细了,需要目不转睛地看,眼睛一会儿就开始酸涩,要流眼泪。”

  支援检验科的赵济民是病理科的技师,去年才参加工作,负责不停地拧试管盖。他说,检验科的好几位同事都四五十岁了,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大家都很拼。

  孤勇者,是守护这座城市的英雄

  希望每个大庆人都知道,为了我们的平安,有一群人正在向险而行,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核酸检测基地,有一群孤勇者正带着光“打怪兽”:

  那个曾经路过自己家而不回的人叫王金文;

  因为疼痛,贴了好几块膏药的人叫顾强;

  摘下手套就能看到长着一双“水泡手”的人叫姜龙珠;

  脱下防护服,里面的衣服能拧出水的人叫赵济民;

  连续12个小时戴着手套,双手早已苍白、水肿的叫贾凌筱;

  休息时累得一秒入睡的人叫姜旭东……(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