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奔走在50℃铁道上为钢轨“体检”
2022年08月12日 09:08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2日电(吴健)立秋过后,山里增添了些许凉意。8月9日8时40分,绥佳线248公里900米处附近,杨庆涛正带领3名探伤工蜷缩着身体坐在轨枕上,手持钢轨焊缝探伤仪为钢轨做“体检”,只见,4台机器上各显示出不同位置的不同图谱,让外人觉得有些“眼花”。

  杨庆涛是绥化工务段探伤车间南岔探伤工区里的一名班长,今年45岁的他,从事钢轨探伤已有22个年头。他所在的班组主要负责绥佳线74公里的钢轨探伤工作。当天的焊缝探伤是一项内容复杂的作业,需要携带电动扳手、钢刷等5种工具,对每处焊缝的4处位置进行检查,一处就得耗费5分钟左右,桑拿天里对于体力和耐力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我们的工作责任大,钢轨存在的问题要是不能及时找出来,很容易发生行车意外事故。”杨庆涛说,钢轨就相当于火车的两条“腿”,腿上有伤,路肯定走不好。通过探伤仪器对钢轨状态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钢轨有伤损,将第一时间做好标记和记录,上报后交由管辖线路车间立即处理。

  不论是三伏天,还是三九天,杨庆涛和工友们都得在这样的环境下,沿着绥佳线一处处地现场排查。山区铁路里的伏天,闷不透气,汗水直放流儿。数九天里,滴水成冰,手脚冻得发麻。杨庆涛说,即使天上下刀子,他们也会风雨不误。推着几十斤重的钢铁探伤仪,同时眼睛观察着显示屏上的波形,耳朵听着仪器发出的报警声,丝毫不敢走神。一有异常便停下来,反复核对,生怕“误诊”或者“漏诊”,影响到火车行驶安全。

  11时许,铁道间的温度高达 50℃左右,灼热的空气笼罩大地,他们犹如蒸桑拿一般,后背留下一圈圈盐渍。由于头皮发痒,摘下遮阳帽的杨庆涛,用手挠了挠打绺的头发,汗水沿着额头流进眼睛,他两眼一挤,额头上和眼角处满是皱纹,被挤出来的汗水沿着纹路流到别的地方。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上的探伤仪和脚下的钢轨。

  “有时候干活时邻线就会来车,我们还要避让列车,不停地将探伤仪器从高高的铁路路基上抬上抬下。山区铁路,蚊虫叮咬是常事,在野外经常遇见蛇出没。”他们的口袋里装满了藿香正气水和花露水。大家在作业时格外谨慎,身体需要有力量,内心需要有胆量。不然,这活儿没法继续干。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一边干活,杨庆涛一边说,每次探伤作业,轨探伤仪的探头都需要通过操作拉筋抬起,由于频繁的操作拉筋容易出现断裂失效和卡头脱落的情况,影响作业效率。在收工之后,他带头研究探头架抬起的工作原理,巧用一个螺丝杆套件,替换传统拉筋,解决探伤仪器检修的一大技术难题。故障率也只有原来的二十分之一,极大降低维修成本。

  不知不觉间,时针指向14时35分,近六个小时的作业结束。工人们从背包里掏出发热的矿泉水,大口地畅饮起来,同时拿出干粮简单地嚼上几口。暑往寒来,岁月更迭。杨庆涛带领弟兄们常年穿梭在小兴安岭的群山峻岭间,为钢轨“把脉看病”,守护好这里的行车安全。(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