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消失的工种:“黑脸包公”下岗记
2022年08月01日 15:07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1日电(侯继尧)“老蔡,你这‘黑脸包公’终于下岗了!”“是呀,别人下岗闹心,我这下岗可开心呢。”

  老蔡本名蔡德淼,45岁,是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牡丹江客运段牡整备车间运搬组的一名党员搬运工。虽然已经在铁路系统干了20多年,但作为搬运工,老蔡自认是个“新兵”,因为在今年7月以前,他还是车间上煤班组的一名燃煤旅客列车的上煤工。

图为上煤工往车厢装煤的场景 (宁国军摄)

  “以前我们班组的任务是负责给燃煤旅客列车加煤。”蔡德淼说,他所在的哈尔滨局集团公司以前拥有全国铁路最多的燃煤绿皮车,而牡丹江客运段的燃煤绿皮车又占了整个集团公司的60%,这些价格便宜、站站停靠的燃煤绿皮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运行在林区、垦区、牧区,服务偏远地区群众出行,是沿线群众出行的“公交车”、是孩子们求学的“校车”,更是百姓乡村振兴的“致富车”。“为列车加满煤,是保证车厢锅炉冬季供暖、供开水的一项重要工作,确保让旅客们在极寒天气下温暖出行。”

  前几年最繁忙时,蔡德淼和班组的10名伙计每天要在列车出库前为8对燃煤列车加满燃煤。由于煤场距离列车停放的位置比较远,要把煤场的煤运到列车上,就得先把煤装到小货车上,然后行驶到距离列车最近的位置,再由上煤工一桶桶拎到车厢锅炉间的煤箱里。

图为上煤工往车厢装煤的场景 (宁国军摄)

  “一节车厢两个煤箱,装满就是0.8吨,一桶能装30公斤,装满需要近27桶。按照一列车5节车厢计算,装满8对列车,就要装1000多桶,30多吨煤。”想起当时的情景,至今蔡德淼回忆起来都打怵。“上煤时,汗水、煤灰交织在一起,虽然配发了防护工具,但是只要身上有缝隙的地方,都会被煤灰‘钻空子’,一脸黑煤灰是常事,所以大家也给我们起了个‘黑脸包公’的绰号。”

  近年来,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加大客运产品升级,对老旧绿皮车体进行换型,努力提升群众出行体验。今年,哈尔滨局集团公司图定旅客列车已全部升级为空调列车,燃煤车退出历史舞台,上煤工也成为历史,蔡德淼告别了工作20多年的上煤工岗位,转岗成为了一名卧具搬运工。

  过去因长期铲煤、拎煤,蔡德淼的手指要比平常人的粗一圈,手心长满了老茧的双手,粗糙发黑,还有不少裂口。自从转岗搬运工,他的脸不仅变白了,手指都变细了,皮肤上再也没有老茧和裂口了。

图为转岗搬运工的蔡德淼 (苏毅摄)

  从过去天天跟黑黝黝的煤打交道,到如今每天接触的是白亮亮的卧具床单,老蔡很高兴,他说“燃煤车升级成了空调车,咱也从黑领变成了白领。”(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