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这种停不下来的手抖,应该查一查幕后的“黑手”
2022年07月29日 13:54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9日电(张可欣 徐旭)今年56岁的王大哥,无意中发现自己的右手开始有一些轻微的颤抖,但对生活起居影响不大,也就未放在心上。后来他的症状逐渐严重起来,发展到吃饭时拿不稳碗筷,夹不起菜;用杯子喝水时,经常洒的满地都是。如果是在进行写字、系纽扣等精细动作时,手抖的几乎停不下来。特别是在公共场合与别人交流时,非常害怕别人发现他的手“失控”的毛病,乃至说话的声音都发抖。

  王大哥震颤的原因是什么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眩晕病专业委员会会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四病房硕士生导师谢春成教授指出,像王大哥这样的人处于情绪紧张状态时,经常因为自卑心理陷入尴尬,甚至连舌头都抖动不已;在遇到面试、应聘、考试、上台演讲等特殊的场合,往往因身体抖而败下阵来,好机会就白白溜掉了。此时此刻,必须警惕一种锥体外系疾病,即特发性震颤。

  谢教授介绍,根据《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21)》定义,特发性震颤也叫原发性震颤、家族性或良性特发性震颤,是比较常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临床上以双上肢姿势性或动作性颤动为主,也可伴有下肢、头部、口面部或声音的震颤,震颤频率为4-12赫兹。调查表明,30-70%的患者有家族史。传统观点认为特发性震颤是良性、家族遗传性的单症状性疾病,但目前专家发现,特发性震颤呈缓慢进展、可能是与家族遗传相关的复杂性疾病。此病谜团迄今尚未被解开,推测与遗传、老龄及环境因素脱不了干系。结合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特点,一般分为特发性震颤和特发性震颤叠加等2种类型,后者经常伴有串联步态损害、轻度记忆力障碍、可疑的肌张力障碍性姿势等。

  六十五岁以上者容易中招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特发性震颤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0.3-1.7%,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呈“水涨船高”的态势;大于40岁和65岁人群的发病率分别增长至5.5%和10.2%。95%以上的病人首先殃及到上肢,其他部位依次为头部、声音、舌头、面部或下颌、下肢、躯干。谢春成解释,特发性震颤倾向于在家族中流行,30-50%患者的家族成员曾有过特发性震颤。有家族史的人,其发病年龄较早,大多数人在20岁前露出苗头,无家族史的人通常在40岁以后才会逐渐罹患特发性震颤。

  谢教授解释说,姿势性震颤是本病的惟一临床表现,且震颤最多为手部,其次是头部,极少的病人才会有下肢震颤。震颤的频率、振幅和肢体分布一般在数年内不会有显著变化;就算是有改变,其进展过程也非常缓慢。而伴随病程的推进,震颤频率有所下降,但幅度则逐步增大,引发较为严重的功能障碍,且患者对震颤幅度难以控制,因而对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干扰甚大。

  如果颤抖起始于手部,通常多从第二、三、四指开始,早期很难察觉;之后逐渐波及到头、躯干、腿等部位,且在平举、做精细动作时,就容易诱发或加重震颤。这种震颤大多呈现双侧对称性,有时在注意力集中、精神紧张、疲劳、饥饿时,其症状更显著。有的病人认为少量摄取酒精能遏制抖动,但42-75%的患者饮酒后,震颤减轻仅维持2-小时,次日则“变本加厉”,越加严重。如果“震源”发端于头部,可左右轻微摆动,或者是舌头、声音的颤抖,而患者自身往往毫无感觉,浑然不知。

  

  脑电刺激可望按下休止符

  临床中,对特发性震颤患者可采取运动手段、药物疗法,前者常利用抗阻力训练,包括俯卧撑、举哑铃、举杠铃等,其目的是锻炼人体肌肉、预防肢体痉挛和关节僵直;其他运动方法则包括肌力训练、手功能活动训练、关节活动范围训练、姿势训练、平衡训练等。同时,对于严重震颤病人,还可借助智能辅具,如使用防抖勺、震颤矫形器等,以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如若病人症状严重,用药没有疗效,临床可给予丘脑深部电刺激(DBS)替代疗法。谢教授介绍,DBS技术比以往任何手术都更有特点和优势:首先DBS是可逆、可调节的,并且不毁损神经核团,只是使其暂时处于电刺激状态,以改善神经功能;神经核团刺激的程度、范围可通过设定脑深部电极的电流、电压、频率及电极位置等多个环节来调控。在术后漫长的日子里,还可随病人具体状况而及时做出调整,得以长期掌控特发性震颤,不让其演变为“脱缰野马”。

  其次,DBS是可体验的。手术植入电极后,可通过临时刺激的方式,让病人身临其境,切身感受、体会、观察,待身体适应后,再决定最终和最佳的电极植入位点。第三,DBS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术保留了正常脑组织及神经功能,为今后可能诞生的新疗法创造条件,这就意味着患者有望获得新生的权利。最后,DBS对双侧特发性震颤能做到“双管齐下”,全部遏制。而传统毁损双侧苍白球或丘脑的术式,容易酿成严重的并发症。实践证明,DBS副作用非常少,病人乐于接受。


  诊疗指南让康复少走弯路

  针对2021年版《特发性震颤基层诊疗指南》的要求,谢春成提醒,一个严峻的事实是,30-70%的特发性震颤患者均有家族史,多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就提示,当家族中首个病例(即先证者)被正式确诊后,类似症状的家庭成员应该接受家系调查、系谱分析和基因诊断,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必须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以避免缺陷患儿的出生。在这里,谢教授建议向患方及家属解释基因检测的意义,解读基因检测报告,并对先证者未来后代可能存在的遗传风险发出预警。

  同时,部分特发性震颤患者存在明显焦虑、抑郁、烦躁等心理障碍,一定程度上使其生存质量大打折扣。《诊疗指南》呼吁,对特发性震颤病人不仅要关心他们的躯体症状,更要重视其内心世界的“千千结”,予以有效的心理疏导,以解开锈蚀的“心锁”;严重者建议适当服用抗焦虑、抗抑郁药物。

  谢春成介绍,特发性震颤发病年龄与预后没有关系,而且再严重的震颤亦不会导致死亡,但部分病人在患病10-20年后日常活动如穿衣、饮食、缝补等简单操作也完成不了,进而生活自理困难,社交活动减少,最终丧失劳动能力。为阻止或减缓特发性震颤的进程,谢教授建议患者首先保持良好的心态,多看书、勤动脑,经常出去活动;有的病人思想负担比较重,亲朋好友要体贴关怀,安慰鼓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次在饮食方面,可以多摄入有降压、抗血脂、抗动脉硬化功效的食材,如橙子、苹果、菠菜、芹菜、洋葱等,这类果蔬含有大量的矿物质及膳食纤维,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抵御特发性震颤的来袭;还要多吃五谷杂粮及豆制品、奶制品、瘦肉等,品种越丰富对机体越好。高脂肪、高热量、高糖等食品要限制,同时避免吃辣椒、大蒜及海鲜等辛辣刺激的东西。

  最后,适当的体育运动也必不可少。对于双手抖动为主的患者,谢春成教授建议打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旨在促进肢体协调;对头部和下颌部颤抖为主的病人,可以参加头颈部适当活动,方法是将头向后仰,双眼直视上方,随后上下运动,然后头朝下,下颌尽量触碰到胸部,整个锻炼过程以舒缓平和为好。平常还应提倡经常练习精细动作,如写字、描红、拿筷子、捡豆子、串珠子……身边越是人多越不要回避,越回避说明心里越紧张,抖动得便越明显。(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