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11月16日电(周汐遥 刘振新)近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南岗院区的手术室里迎来了一位63岁外地男子,切口纱布已经被墨绿色肠液浸透,打开纱布,约30cm的切口呈完全敞开状态,四周皮肤红肿,切口底部可见黏连的肠管,肠管上存在一外翻绿豆大小唇状瘘,可见肠液外涌。患者危在旦夕,王国胜教授团队开始了又接连开展了这台急诊手术。

今年4月份因乙状结肠扭转、肠梗阻于外省行小肠切除造瘘术,12日前于本省某县医院行造口还纳术,术后2日吻合口瘘,保守治疗无效后7日前再次开腹行肠瘘修补术,术后再次发生肠瘘,切口感染。男子虽意识清楚,但血压较低,心率升高,随后的离子检测证明果然存在离子紊乱,贫血等诸多问题。术中清除切口周围的坏死组织,彻底消毒后逐层分解粘连成一坨的肠管与肠壁,这个过程耗时2个小时,对医生的体力是一种考验。随后探查腹腔内其他部位未见瘘口,此时因严重的腹腔内感染,患者无法直接缝合,否则必定再次感染,唇状瘘处肠道感染及黏连较重,也难以直接修补,专家王国胜立刻使用独创的改良版腹腔开放技术,对创面持续冲洗负压引流,为患者带来痊愈的希望!
采用战时处理创面的技术——复合立体式创面持续负压冲洗技术成功救治坏死性筋膜炎女患
手术至深夜,还未来得及卸下一身疲惫,呼啸的救护车又送来了一位患有坏死性筋膜炎的女患,7日之内迅速进展的皮肤感染症状令家属焦灼万分。患者家属慕名来到哈医大一院,找到了黑龙江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外科感染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国胜教授。
坏死性筋膜炎为细菌感染所致疾病,发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肥胖、外周血管疾病、长期激素治疗、吸烟、营养不良、肿瘤、痛风等。坏死性筋膜炎较为罕见,但由于其起病急、后果严重,且致病因素较多,当患者出现皮肤红肿、压痛、肿胀,表现为全身中毒症状等情况时,需要尽快就医。
患者当天下午入院时明显的红肿热痛等感染症状,甚至已经出现了心率加快的早期感染性休克的症状,右侧下肢近端被紧紧包扎,远端未包扎部位露出大片水疱,已经疼痛到丝毫无法移动右下肢,且伴有明显的发热,心率加快;打开包扎纱布,见到会阴部偏右侧一纵行切口,长约10cm,深约2cm,内可见大量灰白色坏死组织;周围的大片皮肤明显红肿,仔细触摸,发红皮肤已经水肿变硬......王国胜教授当即依靠其丰富的治疗经验做出诊断,患者为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必须马上手术。
为使患者拥有黄金手术时间,王国胜教授团队安排患者迅速完善术前检查,秉承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理念,马不停蹄安排手术,前一天完成手术至深夜,随即就将第二天的手术安排满满。随着切口逐渐打开,大量淡灰色的脓汁就流淌出来,伴随着一阵如腐败的臭味袭来,王国胜教授将感染蔓延所至全部切开,感染范围极大,上到右侧季肋部,下至右侧大腿内下1/3皮下全被侵及。血水混合着脓汁,创面约达总体表面积12%!王国胜教授将所有的脓汁500ml左右及全部坏死组织仔细清除,直到见到正常的肌肉组织,极大缓解了患者机体的压力。
术后如何保证后续感染不再发生仍是一个挑战。王国胜教授介绍到,复合立体式创面持续负压冲洗技术是一种用于战时处理创面的技术,全程较创面负压冲洗引流术,流水不腐,通过冲洗负压引流能很好地控制创面的感染,促进创面的愈合生长。由于患者创面较大,创面负压难以成形,王国胜教授的团队又一次忙碌到深夜,完成了负压引流敷料的粘贴和连接。患者创面离肛门较近,正常进食会导致再次感染。王国胜教授凭借着多年经验,和肠外营养的专业学识,为该患者特制营养液,使患者保持稳定的状态。
手术完成时抬头已是晨光熹微。那一周,王国胜团队完成了18台手术,包含四级手术9例,其中8位都是符合急诊手术指征的危重症患者,外科大面积严重感染的患者更是有5位之多!这些手术使王国胜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一周中每天手术都进行到半夜,甚至有一天达到了凌晨四点,3小时后王国胜教授又照常在如约而至的周五出了门诊。随即又去治疗一个肠系膜血栓的患者......
黑龙江省医学会普外科分会外科感染与危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王国胜团队的女医生郭欣副教授也不分昼夜,奋战在一线,巾帼不让须眉!作为一位母亲,本该家中陪伴孩子的时光被用来救死扶伤,她却毫无怨言,甘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哈医大一院王国胜团队将持续以人民健康为己任,秉承着“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的医者信念,奋战每一天,为我省感染与重症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护佑龙江百姓健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