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世界避孕日来临 专家提醒:不要让哺乳期“意外”使自己进退两难
2021年09月25日 13:0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25日电(孙丽霞 叶鸿)33岁的晓阳(化名)去年8月刚生了一个可爱的宝宝,休完产假回到工作岗位的她,经常由于工作压力大导致乳汁减少,可最近奶水越来越少,有时甚至没有。“是不是又有了?”单位的老大姐一句提问让晓阳有点“心惊胆战”,然而,看到验孕棒上的两道杠后,她彻底“傻了眼”。

  “三年抱俩”是新人在婚礼中比较常听到的祝福,然而,这仅仅是一句祝福语,对于宝妈们来说,哺乳期怀孕可谓是“进退两难”,如果不小心“中招”,“留”与“流”都是个难题。9月26日是世界避孕日,如何避免哺乳期意外呢?听听哈尔滨市红十字中心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哈尔滨妇产医院)专家们怎么说。

  妊娠间隔不到两个月 完全性子宫破裂险危及生命

  产五科曾经抢救过一名剖宫产术后短期再孕的宝妈,这位宝妈分娩时间距离上次剖宫产不到11个月,也就是妊娠间隔时间仅仅1个多月,发生了完全性子宫破裂险,危及母儿生命。

  “当时患者就诊时情绪极其不稳定,不同意立即行剖宫产术,一度想要出院,如果任由她离开的话,患者很有可能出了医院大门就没命了。”朱莹主任提起那场惊心动魄的手术还心有余悸。经过多科室医护人员的密切协作和共同努力,实施了紧急剖宫产手术,保住了母婴的生命与患者的子宫,打赢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战役”。

  “剖宫产术后与再次妊娠间隔过短是子宫破裂的主要原因。妊娠间隔少于12个月是特别危险的,如果妊娠间隔少于6个月更加危险,会增加严重的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包括早产、低出生体重、死产、婴儿死亡甚至产妇死亡的风险。”朱莹主任指出,研究表明,在35岁以上的女性中,妊娠间隔6个月,孕产妇死亡或造成更严重后果的风险为1.2%,自发性早产的风险为6%;如果妊娠间隔能达到18个月,前两种风险就会减少一半以上。

  “怀孕间隔太短无法给身体留出足够的恢复时间,间隔时间过长则会增加高龄产妇的并发症风险。”朱莹主任提醒各位准妈妈,为了减少母体、围产期胎儿和新生儿的不良结局,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最好在产后24个月之后再次妊娠,也就是说怀二胎的黄金间隔期是2年。因为剖宫产后子宫壁的切口短期愈合不佳,过早怀孕,由于胎儿发育使子宫不断增大,子宫壁变薄,尤其是手术切口处组织缺乏弹力,瘢痕在妊娠末期或分娩过程中容易胀破,而造成腹腔大出血甚至威胁母儿生命。如果女性年龄小于35岁,头胎是顺产,建议两胎的妊娠间隔时间至少18个月,间隔时间也不要过长,最好不超过5年。对于年龄大于等于35岁的女性,建议两胎的妊娠间隔时间至少12个月。

  哺乳期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

  “有些人认为哺乳期不会来月经就不会怀孕,采用‘哺乳闭经’避孕法,这个观点和做法是错误的。”计划生育科主任医师罗畅说,哺乳期尽管暂时没来月经,但是也会有排卵,就有可能怀孕。哺乳期怀孕会影响乳汁的质量,此外,哺乳期做人流手术的风险是成倍增加的,容易出现一些子宫损伤、穿孔等并发症。所以,哺乳期的宝妈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注意科学避孕。

  “产后过早的性生活会影响产后的恢复,建议产妇在产褥期内不要有性生活。”罗畅说,产褥期一般是指产后的6~8周,这期间子宫内膜需要一个逐渐修复的过程,如果子宫的创面没有完全长好,宫口没有完全闭合,恶露还没有排净的时候同房,感染的风险就会增加。

  “宝妈应在产褥期后到医院检查,如果恢复正常,就可以开始性生活,但要注意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罗畅说,哺乳期避孕一般选择工具避孕比较好,比如避孕套、在产后3--6个月带节育环或者带曼月乐环。(完)

【编辑:郭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