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人物专访
首页人物专访
王长生:培养三代“跤王” 称霸全国冠军20年
2021年07月22日 16:46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7月22日电 题:王长生:培养三代“跤王” 称霸全国冠军20年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黑龙江三代“跤王”,雄踞中国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级冠军长达20年,这在中国摔跤项目的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

  这三代“跤王”的教练还是同一人——王长生,这不禁让人慨叹,这样的奇迹绝非偶然。

  作为黑龙江省摔跤队的一名优秀教练,王长生从1988年开始执教,他培养出的队员从2001年至2017年,连续五届在全运会上夺冠,创造了中国跤坛的奇话。

  “最后一天都看黑龙江表演”

  2001年,任力,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冠;

  从2005年到2013年,刘德利连续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冠;

  后起之秀聂晓明,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夺冠。

  从第九届全国运动会到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连续20年,在古典式摔跤130公斤级比赛上,黑龙江一直是全国霸主。

  “全运会上,摔跤圈多年流行一句话‘最后一天就是看黑龙江表演’。”王长生说。

  1988年,王长生从一名专业摔跤运动员转业,开始担任黑龙江省摔跤队教练。

  “以前,黑龙江省摔跤队中,古典式摔跤和自由式摔跤的队员都在一起练,没分开。1997年为了训练更精、更细,两个项目就分开了,我开始担任古典式摔跤队主教练”,王长生说。这一年,他也立下了“军令状”,要在4年后举行的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拿到金牌。

  在这之前,黑龙江省只在1987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上,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苏荣扎布和自由式摔跤运动员李宪吉分别获得了74公斤级和62公斤级的冠军。姜佰秋还获得一枚全运会中国式摔跤100公斤级金牌。在之后举行的第七届和第八届全运会上,黑龙江省摔跤项目都没有拿过金牌。

  金牌的压力,让王长生不敢松懈。他每天研究摔跤,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他发现,黑龙江的苗子人高马大,有劲儿,在摔跤的大级别项目中有优势,好选材。于是,他重点发展大级别项目。最多时,他所带的队一共十几名队员,有8人是大级别项目的。一次全国锦标赛上,前三名和第七名都是黑龙江队员。

  任力、刘德利和聂晓明这三位“跤王”都是130公斤级别的冠军,因为全运会大级别的比赛都在最后一天,而决赛时必有黑龙江选手,所以,摔跤圈就流行着“最后一天都看黑龙江表演”的说法,只要有黑龙江队员在,其他队就拿不到这一级别的金牌。

  一招制“强敌”惊艳夺冠

  在2017年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上,聂晓明在倒计时的1分40秒,出其不意使用的“冲抱摔”,一招制敌,惊艳了全场,夺得冠军。“这场比赛打得很艰苦,决赛时,聂晓明的对手是孟强,他也曾夺得过全国冠军。”王长生回忆说。

  在当时的摔跤圈,孟强的“插顶”能力非常强,这也是他的主要得分手段,全国除了刘德利,无人能抵挡得住。在决赛中,聂晓明遭遇孟强,在以往的比赛中,聂晓明一遭遇孟强的“插顶”就必输无疑。但这一次,聂晓明是有备而来。

  “大级别的比赛,到最后,双方选手都精疲力尽了,不是看谁的劲儿更大,而是看谁能力更强。所以,孟强就是用劲顶撞对手,让其出圈,得一分。”王长生说。

  在当天比赛的视频回放中,聂晓明在离比赛结束还有1分40秒时,王长生在场边看到时机成熟了,喊了一句“大宝子(聂晓明的昵称),注意,找机会”。随后,聂晓明在和孟强抢拿把位过程中,突然做出一招冲抱技术动作,瞬间将孟强向前摔过去,动作果断、坚决、快速,在孟强还完全没有反应过来时,他已被摔倒在地,聂晓明得2分。最终,他就靠这一个冲抱技术动作,战胜对手,夺得冠军。

  当时让赛场惊艳的这“一招”,王长生让聂晓明足足练了3个多月,在全运会决赛的紧要关头,聂晓明成功运用这一绝招,使得龙江摔跤第五次问鼎全国冠军。

  “这个冲抱的动作,是我们专门对孟强使用的,当时设计了两个方案,一个就是晓明抱住他往后摔,能得4分,这就是绝对的胜利了。另一个方案就是,抱住对方往前摔,这能得2分,也能得冠军,但前提是上半场,晓明只能比孟强低1分,这样下半时,我们才有机会做‘冲抱’技术动作。”王长生说。

  在比赛前的3个月里,每次全队训练完,王长生都单独让聂晓明留下,就让他练习精疲力尽时,给对手“冲抱摔”,每天就练习十次,摔的时候要动作快、坚决果断。

  为了出奇制胜,王长生告诉聂晓明,这一招,在之前的比赛中,一定不能露,如果决赛中遇到了孟强,就在最后时刻用。果然,这样的战术成功,聂晓明即使碰到了无往而不利的孟强,也拿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全运会冠军。

  多套战术稳夺冠

  战术全面、细致,是王长生最大的一个特点,也是他能培养出三代“跤王”的成功之道,他从来都是只打有准备之仗。

  执教几十年,很多同行问王长生,这么多年,打了那么多胜仗,哪场打得最艰难?王长生说,是第九届全国运动会上,任力夺冠那一次。

  这次比赛中,任力1/4比赛的对手是赵海林,1/2比赛的对手是河北队的吕云峰,决赛是山东队的刘勇。这三个对手都曾拿过全国冠军。其中,赵海林拿了很多次全国冠军,“滚桥”技术是他的绝招,当时在全国几乎没有人能克住他。

  “任力身高一米八三左右,身高不占优势,在这个级别里是相对比较矮的,因为古典式摔跤是得架着摔、捧着摔,而且任力遇到每一个人,那都是全国顶尖选手,都是劲敌。”王长生回忆说。

  当时,王长生设计的是,队里其他一名老队员拿金牌,但老队员没进入决赛。王长生总是会事先设想到赛场上的各种可能性,永远准备了多套方案,这是他一贯的战术风格。

  当老队员夺冠方案不行时,王长生准备的B计划启动了。此前训练中,王长生特意针对赵海林常胜不败的滚桥得分技术,给任力加训了滚桥防守训练,果真在比赛中,赵海林这一绝技失灵,压根“滚”不动任力,没有在这上得分,最终,任力赢得比赛。

  在1/2预赛中,吕云峰也是强敌,“他动作特别快、还特别有劲儿。”王长生说。针对吕云峰,王长生制定的战术计划是,任力要比他还快。王长生制定了几套打法,用任力的长处遏制住吕云峰的快,打乱他的节奏,让他有劲使不出来,那场比赛任力赢了。

  比赛结束后,输掉比赛的吕云峰在场下说:“任力太快了,我都懵了,不会摔跤了”。

  决赛中,任力对对手刘勇的动作技术了然于心。当刘勇使用自己最擅长的“过胸摔”时,任力早有准备,一个跨步,一个“反过胸”,把对方狠狠摔在地上,压得死死的,最终拿到了冠军。

  在这次全国运动会上,时任黑龙江省体工队队长的张力军看了王长生的比赛战术安排时,连连说:“这战术做得太细致了。”

  全国唯一“三冠王”

  一次的夺冠是偶然,20年一直是冠军,那一定是有其必然。刘德利,这个全国唯一的摔跤“三冠王”,他的屡次夺冠,是与教练王长生一起努力的结果。

  “让刘德利进摔跤队,可费了一番功夫。”王长生说。

  刘德利,这位亚洲摔跤冠军,在2001年进入黑龙江省体工队古典式摔跤运动队之前,他是黑龙江省密山市少年体校篮球队的队员,身高2.02米。

  当时,刘德利到黑龙江省体工队想考篮球二队,被当时黑龙江省体工队队长张力军看中,将正在训练的王长生叫来,让他“面试”了刘德利。

  “他的身高是世界公认的,而且他手大、脚大、胳膊长,这从事摔跤是非常有优势的。”王长生说。

  刘德利并不是特别想摔跤,他有些“三心二意”,两次跑回家,王长生为了这个“好苗子”,三次找到刘德利,让他重新回队里练习摔跤。

  刘德利家很穷,小时候,一家人住在泥草房里,夜里睡觉都被冻醒。2001年11月,刘德利开始系统接受摔跤训练,从那时起,王长生每个月自己给刘德利200元零花钱。

  “我说,你拿到什么名次,我就一个月多给你100元,这小子果真达到了,他的零花钱也一直上涨,后来到每月给他300元、500元。”王长生说,直到3年后,刘德利有了工资,王长生才不再给他零花钱。

  刘德利训练刻苦,进步很快,他叫王长生“师父”,非常尊敬和认可王长生,王长生让他做的训练,他都全力以赴地做好。

  刘德利身体条件很好,有先天的优势,再加上王长生系统的训练,每场比赛上全面、细致的战术安排,成就了刘德利在全运会上的摔跤“三冠王”。

  一代教练创跤坛奇迹

  王长生是中国摔跤界比较早期的教练,从事专业执教生涯已有30多年。在每次训练和比赛中,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积累,一个方法一个方法的研究,几十年形成了自己的教练风格,培养出了大批优秀的摔跤队员,创造了三代“跤王”五届全国冠军的奇迹。

  “在俄罗斯和他们的国家队训练时,那时候还没有录像机,可以将训练录下来反复看,反复研究技术。当时,我领着任力在那训练,我就让他每天晚上写训练日记,每天睡觉之前必须看几遍。”王长生说。这样的训练日记,任力写了厚厚一稿纸本,每天睡觉放在枕头底下,睡前看。

  “大级别就是黑龙江的天下”……多年来,黑龙江雄踞全国摔跤比赛大级别项目的冠军位置,在后来,黑龙江省参加哪个比赛,俨然就是“去取金牌”。

  这些年,王长生的弟子代瑞峰在全国锦标赛、冠军赛中获得了3次全国冠军;任力在全国运动会、锦标赛、冠军赛中获得了5次全国冠军;刘德利在全国运动会、锦标赛、冠军赛中获得了10次全国冠军,还获得了2007年吉尔吉斯斯坦亚洲锦标赛冠军;聂晓明在全国运动会、锦标赛、冠军赛中获得了6次全国冠军,获得全国冠军的还有徐龙生,宋明仕等……这些年,王长生共培养出20多名活跃在国内和国际赛场上的运动健将,他们夺得了30多个全国冠军,还有很多国际冠军。

  如今,58岁的王长生是黑龙江省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的主任,一有时间,他还是会去摔跤馆观看运动员的训练。他深深地爱着摔跤,也离不开摔跤。现在,他曾经的学生任力、代瑞峰、刘德利、聂晓明和徐龙生都是黑龙江省的摔跤教练。

  这,就是一种传承……(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