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健康医疗
首页健康医疗
哈医大一院心内科成功为房颤并发脑梗患者行房颤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
2021年05月22日 14:1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5月22日电(李晶洁 徐旭 周汐遥)近日,哈医大一院心内科电生理团队梁兆光教授凭借高超的手术操作和丰富临床经验,在经食道心脏超声辅助下,成功一次性完成经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和左心耳封堵术。哈医大一院心内科副院长李悦教授现场指导。术后,患者状态良好,房颤成功转复,心耳封堵效果良好。

  “我平时身体挺好的,除了血压有点高,其他状况特别好,怎么就突然不能动弹了呢!”患者贾大爷今年68岁,入我院前18天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心房颤动”,对症治疗后略好转。

  突如其来的瘫痪让贾大爷备受打击,情绪焦虑,后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诊时建议于我院行心房颤动治疗。来到我院心内科时,贾大爷房颤仍在发作且残留右侧肢体运动障碍。

  贾大爷住院后,心脏电生理团队先对他进行了规范、个体化的药物治疗,配合针灸康复,稳定了患者和家属的焦虑情绪;考虑患者具有高栓塞风险,为了预防再次形成左心耳血栓,引起脑卒中事件,依据国际公认最新指南,予以行导管房颤射频消融术控制节律,同时行左心耳封堵术预防左心耳血栓形成。

  术后患者症状明显好转,整体精神状态也随之好转,配合着住院期间医护人员精心的治疗和照料,贾大爷又恢复了生病前的精气神,对康复充满希望。

  左心耳由于特殊的解剖结构,是房颤患者的"血栓之源",左心耳血栓一旦脱落导致最大危害就是脑卒中,其所致卒中有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及高复发率的"三高"特点。目前对房颤所致卒中的预防主要有两大策略,一是长期口服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DOAC)为主的药物治疗,二是行左心耳封堵或切除治疗。

  左心耳封堵术是通过微创导管封堵左心耳的技术,是脑卒中预防的有效手段,随时间获益增加,而且是一个终身治疗,不需要持续口服抗凝药物,治疗依从性好,可以有效降低全因死亡率。对于房颤栓塞风险高且不适合抗凝药物,口服抗凝药后仍然发生栓塞、口服抗凝药物出血的患者,或服药依从性差的老年人,左心耳封堵是预防房颤脑卒中的理想选择。(完)

【编辑:李香梅】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