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中新记者看龙江
首页中新记者看龙江
刘玉民:自行车项目耕耘20多载的“老教练”
2022年08月31日 10:29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8月31日电 题:刘玉民:自行车项目耕耘20多载的“老教练”

  中新网记者 王妮娜

  第一批专业运动员到第一批专业教练,今年84岁的刘玉民在黑龙江省自行车项目上深耕20多年,是黑龙江自行车运动历史上从教生涯最长的“老教练”。

  “不怕死”的训练年代

  “我们那时候训练的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都是用拼命精神在训练。”刘玉民说。

  64年前,也就是1958年,黑龙江省为了备战全国第一届运动会,成立了专业自行车队,刘玉民从齐齐哈尔队调到了省队,成为了黑龙江省第一批专业的自行车运动员。

  “我12岁开始骑自行车,家里给买了一台大自行车,每个礼拜,我出去骑三四次,就沿着哈齐公路骑”,刘玉民说。因为热爱骑行,几年后,齐齐哈尔市总工会举行自行车比赛,刘玉民获得了全市第二名,之后入选了黑龙江省自行车队。

  刘玉民回忆建队之初的训练条件时,感慨地说:“省队刚成立,和北京、广东、辽宁队没法比,训练条件非常艰苦,一穷二白。”

  当时,运动员们训练骑的都是国产自行车,也没有什么“科学训练”,就凭借着一股吃苦耐劳的劲头“拼命训练”。

  “训练量特别大,就是在大运动量中摸索,真是像‘拼命’”,刘玉民说。1963年,刘玉民在一次全国比赛中,他参加的短距离200米项目成绩为11.9秒,这打破了当时该项目全国12秒的纪录。

  在1965年全国第二届运动会上,刘玉民取得了200米第二名的成绩,同时黑龙江省队还在短距离项目上获得了500米第二名、1000米项目第三名的成绩,男子4公里长距离项目也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这次全运会上,原国家体委专门表扬了黑龙江队,说黑龙江队在训练器材不完备的情况下,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这种吃苦耐劳的体育精神非常值得表扬和肯定”,刘玉民说。

  代表国家出征国际大赛

  之后,刘玉民被调到了国家集训队,很多次代表国家参加国际比赛,像1964年和1965年的中日自行车对抗赛等。

  1968年,刘玉民还代表中国参加了墨西哥举行的世界青年自行车锦标赛。

  “当时,我和另一个男运动员参加短距离骑行。因为墨西哥属于高原地区,风速和摩擦力都比平原地区小,容易出成绩。当时,我的一项成绩破了全国纪录。”刘玉民说。

  在这届大赛上,刘玉民取得200米第三名,1000米第四名。

  刘玉民还参加了1964年在金边举行的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取得了1公里团体争先赛第三名,团体赛第一名的成绩。

  立“军令状”组队备战全运会

  在1979年举行的全国第四届运动会后,黑龙江省自行车队重新组队,刘玉民成了黑龙江省自行车队男队教练。

  组队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选运动员。刘玉民在选运动员时,经常让他们做半深蹲,“有的人蹲两分、三分钟,腿就发抖了,有的人蹲十多分钟还能坚持,这就是意志力比较高,训练时能吃苦。”刘玉民的这一个小测试,看似是测体能,实际测的是运动员的意志力。

  从各个体校选才,刘玉民看了100多人,最后第一批运动员选定了18个人。他们以前有的从事速滑,有的是中长跑项目。

  这些运动员以前都没有从事过自行车项目,算是跟着刘玉民从零开始学习。当时距离第五届全国运动会还有不到一年半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而且原黑龙江省体委对这支自行车队持“观望”态度。“第五届全运会取上成绩了,队伍就保留,要是没有,比赛完就解散。”刘玉民说,这算是“军令状”。

  全国运动会训练周期正常为四年时间,黑龙江这样一支“东拼西凑”、临时组建的队伍,训练时间比别的省队少两年半,训练器材还不充足的情况下,想在全国比赛中“冒头”,是非常有难度的任务。

  “忘我”训练终保住队伍

  办法总比困难多,刘玉民组建队伍后,就开始想方设法地训练。

  冬天的哈尔滨,气温在零下30℃度,外面天寒地冻的,没有办法骑车,刘玉民和队里就自己琢磨,模拟真实骑行,制作了可以骑行的“练习台”。

  “我们自己找人、找工厂做的,前面一个轮、后面两个轮,把车悬空架起来,运动员就可以原地骑,训练体能。”刘玉民说。

  那时候,一周训练课上10到12堂,每堂课2小时,一天要5个小时。

  一年多“拼命”地训练下来,1983年,在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中,刘玉民带的黑龙江省自行车男队取得了4公里团体第三名,其中队员姜学华获得了4公里男队第一名,潘红顺拿到了第三名。

  这在当时全国来说,黑龙江队一跃成为全国自行车项目的优势队伍。

  因为第五届全国运动会的好成绩,黑龙江省自行车队伍保留了下来。刘玉民带着队员们开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训练。

  不断登顶“悬崖”的训练场

  从20世纪80年代到2005年彻底退休,刘玉民从教20多年。

  每年,黑龙江队都得参加两次全国性比赛。很多年的冬天,刘玉民带着队员到大连、北京去训练,每年都要有半年的时间,撇家舍业地在外面训练。即使在北京训练,大冬天在公路上骑行六七十公里后,脚也被冻麻木了,脚刚下地时就会钻心刺骨地痛。“运动员每一次成绩的提高,背后都是要经过多次反复超强度的训练,不断突破身体的极限。”刘玉民说。

  日常训练中,刘玉民会测试运动员的脉搏,从而了解他们的心肺功能,测试他们的身体训练的强度极限。刘玉民说他选运动员的标准之一是,一般人的心跳是每分钟60到80次,当运动员超强度训练后,心跳最快能达到一分钟240次,也就是10秒钟心跳就达到60次,这相当于正常人一分钟的心跳次数。

  刘玉民说,无氧条件下,高强度的训练刺激,才能让训练运动员体现心肺的输氧能力和供氧能力。运动员像一块玉,教练要精雕细琢,将粗玉雕刻成细玉,还不能将玉雕坏。

  这么多年,刘玉民的训练有自己的方法和特色,他做了个比喻:高强度训练就像教练把运动员带到最高的悬崖峭壁边,当运动员要掉还没掉下去,教练再一把把他拽回来,等他缓过来了,再反复多次,这样经过多年的训练,运动员的耐力、心理素质都会提高。

  在训练上,刘玉民说自己训练“狠”,但他心中有数,从没有将一名运动员训练得因“过劳”而受伤,他带着运动员稳稳当当地训练,一步一个台阶地带着运动员向上走。

  “斗智斗勇”的比赛场

  相对于日复一日的训练场,比赛场是瞬息万变的,一瞬间就定成败。刘玉民参加了上百次的大赛,在比赛场上和对手们“斗智斗勇”,总是为运动员做好万全的准备。

  “赛前调动,在比赛中充分调动运动员身体的最大极限,这对于比赛是很关键的。”刘玉民说。“比如,运动员跑500米,跑的过程中得将身体的全部劲儿都用上,不能跑完了,身体还有没使出来的劲儿。”

  比赛场上常常需要“斗智斗勇”,教练要制定多种战术,才能取得好成绩。

  刘玉民回忆说,1983年,在全国第五届运动会的4公里个人追逐赛上,当时18个省36名运动员参加,分为预赛、复赛和半决赛。半决赛入选了8名运动员,黑龙江队的姜学华和潘红顺都进入了半决赛。队员的成绩顺序直接决定了是否能拿到这个项目的冠军。

  刘玉民和当时时任领队的皮文波等人熬夜研究作战方案,制定了几种作战战术,事先告诉了两名运动员。若是自己的队员在同一场比赛中相遇,要“悠着点”用劲儿,不能过度消耗,要为当天下午的决赛保存体力。就是这一战术,黑龙江省队的两名运动员分别获得了第一名和第三名,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从教20多年,刘玉民是黑龙江省历史上,从事自行车教练最长的“老教练”,他培养出了16名国家级运动健将。在他执教期间,他的运动员获得了18次全国冠军。

  刘玉民退休后,学生继承衣钵,成为了黑龙江省队的教练,其弟子还获得了世界冠军,为中国创造了辉煌的一刻。(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李蒋铭
孙汉仑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高峰
(此排名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