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分社本网推荐
首页本网推荐
齐齐哈尔拜泉:假发编织助力农村妇女“织出”幸福生活
2021年09月17日 17:30 | 来源:中新网黑龙江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9月17日电(王克俭 王昊)9月15日,外面下着朦朦细雨,而拜泉县兴华乡春发村会议室内却座无虚席。来自全乡10个村的47名妇女组成的假发编织培训班正火热举行。

  “我们已经培训8天了,赶上农闲,呆在家里也没事,过来学点技术,还能挣个零花钱,姐妹们争先恐后来,都怕落下,学不全”。春发村妇女主任丛亚丽边学边给姐妹们做示范。据丛亚丽介绍,在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培训班课程为期16天,其中5天文化课,11天实践课,通过专业技师进行编织实操教学,按照老师的授课内容进行练习,经过4、5天的时间,已经有11名学员已经掌握了基本织法,并有6名学员已经编织出成品,经验收合格后拿到了第一笔编织收入。“我刚学,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完成了现在这个半成品了,绣了1100针,也能收入20元。”来自该乡集体村三屯的孙丽,看着手中的成果,35岁的孙丽很激动、很自豪。

  看到“挣了钱”,大家学习积极性老高了,每天培训结束后,一些学员又将工具借回家,继续观看图纸、练习针法。假发编织要求手灵活、视力好还要有耐心,培训完后由老师现场验收合格后即可录用。如果能按照预期目标,半个月即可掌握假发制作基本技能。假发收购按计件制工资计算,预计成手工人每日均勾4个多发片,日收入至少在80元以上,月收入均可达到2400多元。

  据兴华乡党委书记杨洪超介绍,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产业发展的总体部署,为帮助全乡留守妇女就业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兴华乡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各村调研,了解留守妇女就业意愿和劳动能力,为妇女群体创业增收找项目、寻出路,在借鉴原有永宁服装厂模式基础上,积极在全乡推进假发编织、玉米叶编织等各具特色的村办小工厂、小作坊,让更多群众尤其是妇女在家门口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端稳就业增收的“铁饭碗”,确保增收可持续、脱贫户不返贫。

  兴华乡春发村只是拜泉县发展假发编织产业的一个缩影。据拜泉县妇联主席吴凌慧介绍,为促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妇女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年初以来,拜泉县积极拓展解决农村留守妇女就地就业增收的渠道,千方百计为妇女群体创业增收找项目、寻出路。经调研假发市场需求量大,订单供不应求,居家即可就业、属于灵活就业项目,宝妈、陪读妇女、下岗人员、残疾人员均可参与其中。经过洽谈,与河南许昌瑞贝卡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由瑞贝卡公司派出专业指导团入村开展假发编织免费培训班,免费提供专业技师指导,假发编织相关工具,材料及相关用品,培训合格后,定向学员收购假发编制成品,并支付相应手工费。经过积极努力,今年5月份,全县第一家假发编织扶贫车间在该县拜泉镇六合村建立,车间改造面积300平方米,设置工作车间1个,设立工作岗位48个。采取“企业+车间+脱贫户”发展模式,由县乡妇联负责组织人员,由 瑞贝卡公司负责技术培训及产品销售,以头发为原材料,编织假发。目前,仅六合村培训班就举办了两期,参训妇女100人次,其中,在城内陪读脱贫妇女24人、城内下岗失业人员56人、六合村脱贫妇女20人。产品远销欧美等国家。在六合村试点基础上,截止目前,该县16个乡镇已有4个乡镇4个村建立了假发编织扶贫车间,年底计划达到8-10个村,已经举办培训5期,培训农村妇女300多人,培养优秀手工编织能手50余人,年人均增收2.5万元,假发编织“企业+车间+脱贫户”模式为该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实现了脱贫妇女就地就近稳定就业、持续增收。(完)

【编辑:郝雨】

中新网黑龙江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中新网黑龙江新闻”,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中新网黑龙江新闻 。

中新社黑龙江分社团队
王晓丹
解培华
刘锡菊
史轶夫
戚欣茹
姜辉
王妮娜
王琳
吕品
李蒋铭
郭璨
李香梅
郝雨
刘慧
张瀚元
(此排名不分先后)